一、什么是人力資源規劃
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建立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前瞻性保障,通過對企業人力資源的供需分析,預見人才需求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以此確定人力資源工作策略。 人力資源規劃咨詢服務從企業戰略出發,詳盡分析企業所處行業和地域等外部環境,透徹了解企業現有的人力資源基礎,結合強大的數據基礎,準確預測企業未來發展所需的各類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結構等方面的要求,結合市場供需確定企業人力資源工作策略,制定確實可行的人力資源規劃方案。
狹義:企業從戰略規劃和發展目標出發,根據其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預測企業未來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以及為滿足這種需要所提供人力資源的活動過程。
廣義:企業所有各類人力資源規劃的總稱。
按期限分:長期(五年以上)、短期(一年及以內),介于兩者的中期計劃。
按內容分:戰略發展規劃、組織人事規劃、制度建設規劃、員工開發規劃。
人力資源規劃是將企業經營戰略和目標轉化成人力需求,以企業整體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具體目標。
人力資源規劃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層含義:
1)人力資源規劃的制定必須依據組織的發展戰略、目標。
2)人力資源規劃要適應組織內外部環境的變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資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資源規劃的主要工作。
4)人力資源規劃的目的是使組織人力資源供需平衡,保證組織長期持續發展和員工個人利益的實現。
二、人力資源規劃的目的
1、規劃人力發展
人力發展包括人力預測、人力增補及人員培訓,這三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人力資源規劃一方面對目前人力現狀予以分析,以了解人事動態;另一方面,對未來人力需求做一些預測,以便對企業人力的增減進行通盤考慮,再據以制定人員增補和培訓計劃。所以,人力資源規劃是人力發展的基礎。
2、促使人力資源的合理運用
只有少數企業其人力的配置完全符合理想的狀況。在相當多的企業中,其中一些人的工作負荷過重,而另一些人則工作過于輕松;也許有一些人的能力有限,而另一些人則感到能力有余,未能充分利用。人力資源規劃可改善人力分配的不平衡狀況,進而謀求合理化,以使人力資源能配合組織的發展需要。
3、配合組織發展的需要
任何組織的特性,都是不斷的追求生存和發展,而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資源的獲得與運用。也就是如何適時、適量及適質的使組織獲得所需的各類人力資源。由于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環境變化多端,如何針對這些多變的因素,配合組織發展目標,對人力資源恰當規劃甚為重要。
4、降低用人成本
影響企業結構用人數目的因素很多,如業務、技術革新、機器設備、組織工作制度、工作人員的能力等。人力資源規劃可對現有的人力結構作一些分析,并找出影響人力資源有效運用的瓶頸,使人力資源效能充分發揮,降低人力資源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
三、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
1、按層次
人力資源規劃包括兩個層次,即總體規劃及各項業務計劃。人力資源的總體計劃是有關計劃期內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的總目標、總政策、實施步驟及總的預算安排。各項業務計劃包括:配備計劃、退休解聘計劃、補充計劃、使用計劃、培訓開發計劃、職業計劃、績效與薪酬福利計劃、勞動關系計劃。
2、五個方面
(1)戰略規劃 :是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目標,對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方針,政策和策略的規定,是各種人力資源具體計劃的核心,是事關全局的關鍵性計劃;
(2)組織規劃 :組織規劃是對企業整體框架的設計,主要包括組織信息的采集,處理和應用,組織結構圖的繪制,組織調查,診斷和評價,組織設計與調整,以及組織機構的設置等等;
(3)制度規劃 :制度規劃是人力資源總規劃目標實現的重要保證,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建設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內容;
(4)人員規劃:人員規劃是對企業人員總量、構成、流動的整體規劃,包括人力資源現狀分析,企業定員,人員需求和供給預測和人員供需平衡等等;
(5)費用規劃 :費用規劃是對企業人工成本,人力資源管理費用的整體規劃,包括人力資源費用的預算、核算、結算、以及人力資源費用控制。
人力資源規劃又可分為戰略性的長期規劃、策略性的中期規劃和具體作業性的短期計劃,這些規劃與組織的其他規劃相互協調聯系,既受制于其他規劃,又為其他規劃服務。
人力資源規劃是預測未來的組織任務和環境對組織的要求,以及為了完成這些任務和滿足這些要求而設計的提供人力資源的過程。通過收集和利用現有的信息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資源使用情況進行評估預測。對于我們現在來說,人力資源規劃的實質是根據公司經營方針,通過確定未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目標來實現公司的即定目標。
3、具體計劃包括:
——總計劃:人力資源總計劃陳述人力資源計劃的總原則、總方針、總目標。
——職務編制計劃:陳述企業的組織結構、職務設置、職務描述和職務資格要求等內容。
——人員配置計劃:人員配置計劃陳述企業每個職務的人員數量,人員的職務變動,職務人員空缺數量等。
——人員需求計劃:通過總計劃、職務編制計劃、人員配置計劃可以得出人員需求計劃。需求計劃中應陳述需要的職務名稱、人員數量、希望到崗時間等。
——人員供給計劃:人員供給計劃是人員需求計劃的對策性計劃。主要陳述人員供給的方式、人員內部流動政策、人員外部流動政策、人員獲取途徑和獲取實施計劃等。
——教育培訓計劃:包括教育培訓需求、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考核等內容。
——人力資源管理政策調整計劃:計劃中明確計劃期內的人力資源政策的調整原因、調整步驟和調整范圍等。
——投資預算:上述各項計劃的費用預算。
四、人力資源規劃步驟
1、環境分析
分析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及行業背景,提煉對于企業未來人力資源的影響和要求;對企業未來發展目標以及目標達成所采取的措施和計劃進行澄清和評估,提煉對企業人力資源的需求和影響。
公司人力資源部正式制定人力資源規劃前,必須向各職能部門索要公司整體戰略規劃數據、企業組織結構數據、財務規劃數據、市場營銷規劃數據、生產規劃數據、新項目規劃數據、各部門年度規劃數據信息。整理企業人力資源政策數據、公司文化特征數據、公司行為模型特征數據、薪酬福利水平數據、培訓開發水平數據、績效考核數據、公司人力資源人事信息數據、公司人力資源部職能開發數據。人力資源規劃專職人員負責從以上數據中提煉出所有與人力資源規劃有關的數據信息,并且整理編報,為有效的人力資源規劃提供基本數據。
2、人力資源現狀分析源
員工數量、質量、結構等靜態分析,以及員工流動性等動態分析,以及人力資源管理關鍵職能的效能分析。
具體包括:企業現有員工的基本狀況、員工具有的知識與經驗、員工具備的能力與潛力開發、員工的普遍興趣與愛好、員工的個人目標與發展需求、員工的績效與成果、企業近幾年人力資源流動情況、企業人力資源結構與現行的人力資源政策等。
3、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通過對組織、運作模式的分析,以及各類指標與人員需求關系分析,提煉企業人員配置規律;對未來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帶來人員需求進行預測。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影響公司人力資源需求的關鍵因素,確定公司人力資源隊伍的人才分類、職業定位和質量要求,預測未來三年人才隊伍的數量,明確與公司發展相適應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模式。
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預測主要是基于企業的發展實力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規劃。人力資源部門必須了解企業的戰略目標分幾步走,每一步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和人力做支撐,需求數量是多少,何時引進比較合適,人力資源成本分析等內容。然后才能夠做出較為準確的需求預測。
4、人力資源外部供給預測
外部人力資源供給預測包括:本地區人口總量與人力資源比率、本地區人力資源總體構成、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本地區的教育水平、本地區同一行業勞動力的平均價格與競爭力、本地區勞動力的擇業心態與模式、本地區勞動力的工作價值觀、本地區的地理位置對外地人口的吸引力、外來勞動力的數量與質量、本地區同行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等。
5、人力資源規劃目標
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制定是基于以上獲得的信息來開展的,是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匹配的人力資源總體規劃:對于員工總量、結構數量等等目標進行評估、總結和確認,并確定企業不同人員的能力素質目標。
6、行動方案
制定達成規劃目標的措施與途徑;擬定招聘、培訓、激勵等策略。
主要內容包括:與企業的總體戰略規劃有關的人力資源規劃目標、任務的詳細說明;企業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政策策略及有關說明;企業業務發展的人力資源計劃;企業員工招聘計劃、升遷計劃;企業人員退休、解聘、裁減計劃;員工培訓和職業發展計劃;企業管理與組織發展計劃;企業人力資源保留計劃;企業生產率提高計劃等相關內容。一份完整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和核心,企業的人力資源其他管理工作都會時刻圍繞著它來不斷展開。
五、人力資源規劃程序
人力資源規劃的程序即人力資源規劃的過程,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收集有關信息資料、人力資源需求預測、人力資源供給預測、確定人力資源凈需求、編制人力資源規劃、實施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規劃評估、人力資源規劃反饋與修正。
1、 收集有關信息資料
人力資源規劃的信息包括組織內部信息和組織外部環境信息。
組織內部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的戰略計劃、戰術計劃、行動方案、本企業各部門的計劃、人力資源現狀等。
組織外部環境信息主要包括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經濟形勢、技術的發展情況、行業的競爭性、勞動力市場、人口和社會發展趨勢、政府的有關政策等。
2、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包括短期預測和長期預測,總量預測和各個崗位需求預測。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典型步驟如下:
步驟一,現實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步驟二,未來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步驟三,未來人力資源流失情況預測。
步驟四,得出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結果。
3、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人力資源供給預測包括組織內部供給預測和外部供給預測。
人力資源供給預測的典型步驟如下:
步驟一,內部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步驟二,外部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步驟三,將組織內部人力資源供給預測數據和組織外部人力資源供給預測數據匯總,得出組織人力資源供給總體數據。
4、確定人力資源凈需求
在對員工未來的需求與供給預測數據的基礎上,將本組織人力資源需求的預測數與在同期內組織本身可供給的人力資源預測數進行對比分析,從比較分析中可測算出各類人員的凈需求數。這里所說的“凈需求”既包括人員數量,又包括人員的質量、結構,即既要確定“需要多少人”,又要確定“需要什么人”,數量和質量要對應起來。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招聘或培訓,就為組織制定有關人力資源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據。
5、編制人力資源規劃
根據組織戰略目標及本組織員工的凈需求量,編制人力資源規劃,包括總體規劃和各項業務計劃。同時要注意總體規劃和各項業務計劃及各項業務計劃之間的銜接和平衡,提出調整供給和需求的具體政策和措施。一個典型的人力資源規劃應包括:規劃的時間段、計劃達到的目標、情景分析、具體內容、制定者、制定時間。
(1)規劃時間段
確定規劃時間的長短,要具體列出從何時開始,到何時結束。若是長期的人力資源規劃,可以長達5年以上;若是短期的人力資源規劃,如年度人力資源規劃,則為1年。
(2)規劃達到的目標
確定達到的目標要與組織的目標緊密聯系起來,最好有具體的數據,同時要簡明扼要。
(3)情景分析
目前情景分析:主要是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分析組織目前人力資源的供需狀況,進一步指出制訂該計劃的依據。
未來情景分析: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在計劃的時間段內,預測組織未來的人力資源供需狀況,進一步指出制訂該計劃的依據。
(4)具體內容
這是人力資源規劃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項目內容。
——執行時間。
——負責人。
——檢查人。
——檢查日期。
——預算。
(5)規劃制定者
規劃制定者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部門。
(6)規劃制定時間
主要指該規劃正式確定的日期。
6、實施人力資源規劃
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是人力資源規劃的實際操作過程,要注意協調好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關系,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要有專人負責既定方案的實施,要賦予負責人擁有保證人力資源規劃方案實現的權利和資源。
(2)要確保不折不扣地按規劃執行。
(3)在實施前要做好準備。
(4)實施時要全力以赴。
(5)要有關于實施進展狀況的定期報告,以確保規劃能夠與環境、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
7、人力資源規劃評估
在實施人力資源規劃的同時,要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評估。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
(1)是否忠實執行了本規劃。
(2)人力資源規劃本身是否合理。
(3)將實施的結果與人力資源規劃進行比較,通過發現規劃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來指導以后的人力資源規劃活動。
8、規劃的反饋與修正
對人力資源規劃實施后的反饋與修正是人力資源規劃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評估結果出來后,應進行及時的反饋,進而對原規劃的內容進行適時的修正,使其更符合實際,更好地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